9月5日,中國慈善領域政府榮譽獎項——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大會(視頻會議)在北京舉行
9月5日,是我國第6個“中華慈善日”。中國慈善領域政府榮譽獎項——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大會(視頻會議)舉行,隆重表彰慈善領域為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作出貢獻的單位、個人、慈善項目等。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榮膺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捐贈企業。這也是繼2018年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后,愛爾再度獲此殊榮。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公益慈善行動與貢獻再次獲得國家高度肯定。
慈善領域政府榮譽獎項
本屆評選推薦審查環節嚴格
愛爾眼科榮膺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
中華慈善獎是我國慈善領域政府頒發的榮譽獎項,于2005年設立,旨在表彰我國慈善活動中事跡突出、影響廣泛的個人、單位、慈善項目、慈善信托等,由國家民政部負責實施,該獎項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次,獎項設置慈善楷模、慈善項目(慈善信托)、捐贈企業、捐贈個人等類別。
根據《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20)》顯示,從近年來的數據看,企業捐贈始終是較大的慈善捐贈來源①。本屆中華慈善獎共有182個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受到表彰。
為保證評選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民政部組建起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評委會,由民政部門、有關黨政部門、人民團體、慈善行業組織、新聞媒體、教育科研等機構的代表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組成。
民政部一級巡視員李波表示,較此前十屆,本次表彰將更加聚焦脫貧攻堅。本次表彰不接受單位和個人自薦,必須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中央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中央群團組織等部級單位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進行推薦。
此外李波還介紹,本屆推薦審查公示等環節更加嚴格規范。初次明確了各省級民政部門和其他推薦單位在推薦前,根據推薦對象的類別和情況,征求意見的范圍。審查方面,嚴重違紀、投票作假、嚴重失信等情況均不授予“中華慈善獎”。
幫助近70萬貧困患者重見光明
愛爾眼科連續兩屆獲獎
為響應黨和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方針。愛爾眼科聚焦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關注困難眼疾患者,特別針對國家貧困縣、“三區三州”、建檔立卡戶等深度貧困地區和對象進行精準救助,實施了“精準脫貧光明行”、“‘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癥救助”、“‘健康視界 盡收眼底’眼底病公益救助”、“許孩子一個光明未來”、“青少年眼健康關愛”等公益項目,幫助貧困眼病患者重見光明,走向幸福和諧的光明之路,有效推動了國家精準扶貧。集團公益足跡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緬甸、老撾、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截至目前,愛爾眼科已幫助近70萬名貧困眼病患者重見光明,中國CSR貢獻率11%,眼健康義診和科普宣教覆蓋人次達1.8億。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共有2400余名愛爾醫護員工投身防控一線,其中230名直接參與到武漢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同時,愛爾眼科進行多次精準定向捐贈數千萬元用于疫情防控。2020全年向社會捐贈逾3.1億元。
愛爾眼科的公益行動有效推動了我國防盲治盲進程,助力政府實現“普遍眼健康”的公共衛生目標,增進了民眾健康福祉,為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重要貢獻。先后獲得了“第十屆中華慈善獎”、“中國公益慈善企業”、“湖南慈善獎”等榮譽。今年5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更榮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持續助力基層眼科醫療
助推健康中國貢獻愛爾力量
今年“中華慈善日”主題是“匯聚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而今年全國愛眼日“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座談會上,愛爾眼科捐贈1億元助力鄉村振興。9月3日晚,愛爾眼科發布公告決定再捐1億元,將主要用于深入學校及老少邊窮等基層社區及農村地區開展視力健康篩查、眼健康知識宣教、建立眼健康檔案等項目。
今年愛眼日“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座談會上,愛爾眼科通過愛眼公益基金會捐贈1億元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愛爾眼科在基層眼科醫療服務建設上具有規模和機制上的雙重優勢:服務全國的醫院網絡和醫療志愿隊,能將專業的眼健康診療服務輸送到城鄉縣域,切實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獨創了用高端醫療服務收入補貼城鄉低收入人群的“交叉補貼”機制,能充分發揮非公醫療機構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靈活性。
“我們深知,只有深深地根植大地,才能枝繁葉茂;只有真誠地反哺社會,才能生生不息。‘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是愛爾眼科自成立以來始終貫之以一的使命。”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表示,“站在‘十四五’開啟之年,立足新階段、新形勢,愛爾將持續投身公益慈善事業,讓更多的眼病患者獲得救治,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
① 新華網:9·5中華慈善日:數說慈善力量 筑起“愛”的城墻http://www.xinhuanet.com/video/sjxw/2021-09/05/c_1211356217.htm